湖北黄陂:“旅游+”让农民腰包鼓起来

2016-01-06 22:06
7

湖北黄陂草原新村外景。景区供图

□曹巧红

       近期,武汉市北部的黄陂区已是微寒时节,该区木兰草原景区门口的彭三先家的华锋农庄却仍然顾客盈门,他们一家5个劳力忙得不亦乐乎。几年前,黄陂区绝大部分山区百姓还是靠上山打柴、卖山货补贴家用,如今,约有25万黄陂农民直接或间依托家门口的景区,开办农家乐,售卖土特产,参与景区建设,吃上了“旅游饭”,收入翻了几番。

       据了解,近年来,黄陂区坚持旅游兴农富民战略,把旅游作为农民就业致富突破口,做好“旅游+农业”、“旅游+农村”、“旅游+农民”的三道加法,探索出了一条以旅游推动新农村建设和兴农富民的道路,在精准扶贫、彻底脱贫上取得明显成效。

       吸引投资景区带动

       从武汉中心城区出发,不到40分钟就进入武汉新城区黄陂区,境内随处可见旅游交通标牌,为过往游客指示境内景区、乡村旅游点位置。在位于前川的黄陂游客集散中心,每隔几分钟一趟的旅游专线车,把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送往各个景区。

       黄陂区是武汉市版图面积最大、人口最多的新城区,也是武汉市的农业大区和革命老区。近年来,黄陂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宽松的投资环境吸引了旅游投资者的目光。2002年,黄陂人曹江城在家乡投资开发了木兰天池景区,通过“景区+农民”模式,在实现景区自身发展的同时,带动了周边农村农民致富;2007年,外出经商致富的黄陂人吴建顺返乡,租下聂家岗,建起了木兰草原景区,大量聘用当地农民,旧村湾迁建成了面貌一新的草原新村,农民不仅拿上了工资,而且农田租赁费也是旱涝保收,不少家还开起了餐馆、旅馆,收入增长了好几倍……

       以黄陂木兰系列景区为起点的旅游开发,使黄陂尝到旅游业的甜头。在政府主导下,黄陂区以“政府+业主+村组+农民”方式,以景区发展带动了乡村旅游开发。在2015年的华中旅游博览会上,黄陂区吸引旅游投资300亿元,成为湖北最具吸引力的旅游投资地。据统计,目前,黄陂全区从事旅游业总人数已达2.5万人,兴办旅游企业近百家,社会业主投资额达百亿元。

       短短十几年时间,黄陂已建成国家A级景区近20家,往日一片片荒山如今成了游客汇聚的旅游胜地。2014年,黄陂区共接待旅游人数1200万人次,旅游综合收入36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25.45%和50.55%。旅游已成为黄陂重要的支柱产业和兴农富民的重要产业。

       农民主体共赢发展

       黄陂区在旅游发展中,始终将农民利益置于第一位,引导农民依托自己的山水、林地、耕地、建筑、人力、资金等参与景区开发,入股分成。同时,黄陂区结合旅游环线经济走廊、“美丽乡村”和城镇化建设,打造文化村、民俗村、特色村、赏花村、农耕村、养生村,以及观赏、采摘、体验、悠游的聚集区、示范带。

       黄陂区许多景区在开发规划中,就布局和考虑了失地农民的就业创业基地,开辟专门区域,引导农民参与景区的餐饮、住宿、旅游商品销售等服务,许多农民成了酒店、餐馆、运输、农副土特产经营、传统特色手工艺品制作等领域的创业者。

       往年间,黄陂区木兰天池一上一下两个行政自然村——龙池堰、朱家山湾,年均收入不足1000元,人称“四多湾子”——失学儿童多、光棍汉子多、聚众赌博多、赊欠贷款多。112户农民几乎全住在破旧的土坯房屋。后来,木兰天池景区先后投资了1400多万元为两个湾子修建了住房和经营场所——明清风格的商业一条街、高山景观村寨,而且房屋产权、门面经营收益均归农民。如今,龙池堰商业一条街已成了游客们住宿、餐饮和购物的热门目的地,现有20余户农民经营农家乐或售卖土特产,目前已实现人均纯收入万余元。旧“四多”如今变成了新“四多”——上大学的多、农家别墅多、老板多、小轿车多。

       黄陂区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全区各景区周边50多个村的农户因直接参与旅游业,收入均有大幅攀升,从当年的贫困村变成了富裕村。当地旅游业的发展,还吸引了外来资金,很多中小投资者来到黄陂,和当地农民合作,围绕景区旅游需求,办起了饭店、旅社、休闲娱乐设施等,给农民带来了更多的就业创业机遇。

       目前,黄陂旅游业已成了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门道,有10万农民吃上了旅游饭,直接从业人员达到10万人左右,间接就业为25万人左右。据统计,每年各景区合计支付给村集体的门票分成收入达2800万元,支付给农户的山场、田地租赁金达2650余万元。

       政府支持配套升级

       在黄陂木兰大道沿线,10多座造型美观的旅游厕所正在做最后的装修收尾工作,这是黄陂区响应“厕所革命”,在全区旅游公路沿线布局的旅游厕所的一部分。“区政府将投资2000多万元,实现全区旅游交通沿线、游客集散地旅游厕所全覆盖。”黄陂区旅游局局长李乐林介绍,“近年来,黄陂区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上可谓不遗余力,每年都在加大力度。”

       据统计,近两年,黄陂区政府联合旅游企业共投入资金15亿创建5A景区,投入1.5亿元打造“赏花经济”,投资5000万元修建了黄陂旅游集散中心,投资800万元更新和完善了全区旅游道路标识标牌,投入1000万元实施智慧旅游工程。每年投入1000万元对景区创A、饭店创星、厕所创星、农家乐创业等予以政策支持和资金奖励,每年投入2000万元开展旅游宣传营销工作。此外,投资5.8亿元打造了绿色旅游景观通道岱黄高速至木兰大道,投资3亿元升级改造130公里的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交通环线,实现了全区各大景区之间旅游线路循环贯通。加大改造升级力度,实现了景区电网、移动网络全覆盖……

       在此基础上,通过政府引导,黄陂区乡镇从实际出发,定位于旅游服务型中心城镇,着力打造了“木兰山水之乡”、“木兰杜鹃之乡”、“木兰泥塑之乡”、“木兰茶香古镇”、“木兰民俗古镇”、“木兰明清古镇”、“木兰商贸口子镇”等特色旅游小镇。

       “目前,黄陂旅游已形成全域化发展、全产业链融合和全民参与的良好态势,旅游业实现从‘门票经济’向‘产业经济’转变,从‘重要产业’向‘支柱产业’转变。”黄陂区副区长吴立群说。

(信息来源:中国旅游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