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经济日报】武汉黄陂区武湖街:多点支撑 多彩生活

2016-01-18 22:05
12

武湖街在空间形态、村镇体系和功能分区上,着力营造大生态、培植大产业、推进大城管、改善大民生,推进武湖街跨越发展,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
       位于武汉市黄陂区武湖街的现代农业展示中心、农耕年华风情园、花卉中心、现代蔬菜园等生态农业旅游点,每天都要接待成百上千的市民。游客们亲手采果摘菜,亲手犁地灌溉,享受农耕文化。
       以黄陂八景之一“武湖烟涨”而闻名的武湖地区,农业生态之旅去年已接待游客60余万人次,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超亿元。
       武湖原是黄陂区一个沿长江分布的国有农场。如今,武湖的传统农耕早已不见踪影,在“创滨江生态城、建荆楚第一街”的目标下,取而代之的是“汉口精武”“仟吉西饼”“雨润花都”“农耕年华”等众多企业。随着汉口北商贸物流枢纽区的加快推进,五洲国际建材城、华中物流园等一大批商贸服务业项目扎堆武湖,“四化同步、产城融合、城乡一体”的发展之路越走越宽。
       黄陂区委书记丁雨介绍,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,武湖街在空间形态、村镇体系和功能分区上立城镇之纲,确立了建设滨江生态新城的总体定位。同时,武湖街还着力营造大生态、培植大产业、推进大城管、改善大民生,推进武湖街跨越发展,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。
       武湖街抢抓作为湖北省“四化同步”示范建设试点机遇,依托武汉黄陂台湾农民创业园打造“大武湖”,包括周边三里、大潭、六指等街镇场的240平方公里泛武湖协作区,正在形成华中地区农业资源配置及农产品交换中心,台湾农民创业园、汉口北商贸物流枢纽区、湖北省农业产业化示范园、湖北现代林业武汉花卉科技产业园……使武湖成为武汉东北部最具发展潜力的热土。
       “汉口精武”带动了周边地区的鱼鸭结合养殖,联动华发羽绒、南极峰制衣、兴新服饰等企业形成产业协作配套,形成了数十亿元产值的鸭业产业链;九洲乳业、仟吉西饼、新辰食品等46家农业龙头企业落户。从田头到工厂、餐桌、柜台的产业链在武湖形成。
       按照“湾村集并、人口集中、产业集聚”的思路和规划,武湖将原来的20个生产队、63个自然湾集并改造为“一城一镇一村”,营造现代新产业、都市新农村、农村新社区、社区新居民,如今已有3000余户居民搬进了新的小区。
       住在胜海家园的陈松林对入住的农村新居十分满意,“搬新家也开始了新的生活,住房条件明显改善。”胜海家园是武湖街实施“迁村腾地、增减挂钩”试点项目,项目拆迁涉及10个自然村湾726户2607人。
       武湖街道办事处主任王立华说,多点支撑、多极发展、多彩生活,是武湖发展的真实写照,农工的生产、生活方式改变,获得感明显提升。
       走进武湖,工厂内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。昔日空旷的村落,如今企业扎堆,居民围聚,人气兴旺。
       “在家门口做事,钱也挣得不少,还能照顾一家老小。”35岁的胡立明是武湖街五通口人。此前,他一直在深圳打工。如今,他选择家门口的企业——武汉仟吉食品有限公司上班。创新创业的大潮,让胡立明这样“回流”到家门口就业或创业的青壮年越来越多。
       武湖街道党工委书记万红说:“‘居住与产业合一,生态与生产并重’是武湖发展的目标,我们正努力将武湖打造成新农村建设的范本。”
       用规划引领发展。武湖先后编制了《武湖地区总体发展规划》《武湖街城镇发展规划》等,勾画出武湖纳入武汉“1+6”城市格局的上位规划优势和“四化同步”发展的总体目标,确立了打造滨江生态新城的总体定位。
       黄陂区区长吴祖云介绍,未来5年,武湖将产业转型升级、“四化”融合发展作为主线主攻,做大做强工业“硬支撑”、提升商贸服务“新引擎”、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“新载体”,坚定不移地实施“四化同步、产城融合、城乡一体”的发展战略。


转载自微信公众号“黄陂电视台”
(信息来源:经济日报)